第5期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专刊(总第19期)
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17日
本期导读
【要闻要事】
自治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调研组赴受援地州市开展调研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赴塔城考核医疗人才 “组团式”援疆工作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组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开展系列招聘活动
【医院动态】
辽宁“组团式”援疆第三批医疗专家抵达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医护人员赴浙进修行前动员会
天津援疆助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学员风采】
援疆造血新星起 德艺传承惠南疆
【医者仁心】
最美援疆情 津和一家亲
【援疆故事】
我眼中的你
推进科室建设 呵护女性健康
【兵团援疆】
兵团一师医院“组团式”援疆专家赴喀什参观交流援疆工作
【简讯】
天津市第三批柔性援疆医疗专家在和田开展帮扶工作等6则消息
【要闻要事】
自治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调研组赴受援地州市开展调研
2018年5月8日-13日,为深入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克州、喀什、和田地区开展调研工作。
在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别组织召开了三地州受援医院座谈会,听取各方工作进展情况和意见建议,并深入医院进行实地考察,与医院班子成员、受援科室负责人、援疆专家及承接团队学员代表进行个别访谈,梳理查找当前在工作机制、改革措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将这项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通过调研,自治区调研组对三地州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特别是喀什推进会后,和田地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和积极变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殷宇霖在调研后强调,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老百姓最直接受益的一项工作,通过医疗援疆,可以效果最好、速度最快地提升当地整体的医疗水平;通过整合北京市、天津市及安徽省三方的援助力量,要以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为目的,继续深入推进援疆工作,在完善的体制、机制下,要进一步加强援疆工作相关制度的落实,有效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落到实处。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美林在对克州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援疆成果时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为各族人民群众健康谋福祉的重要行动,是对口援疆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江苏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务实认真、且援建力度大、效果好,更得益于江苏后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充分表明江苏前后方高度重视‘组团式’援疆工作,扎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成绩斐然。”周美林同志充分肯定了广东、上海两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建议两地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做好前后方协调联动,调动各相关部门积极性,提升重点科室和整体医疗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引向深入,尽快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打造成高水平的南疆医疗中心。
最后,三地州被调研单位表示,将继续加强对援疆专家的关心关爱,加强医院班子间协作配合的力度,进一步细化各项考核的要求,力争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做出特色,为地州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援疆办)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赴塔城考核医疗人才 “组团式”援疆工作
4月27至28日,自治区“组团式”援疆考核组一行10人,赴塔城地区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综合考核评价。
考核组一行听取了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刘莉,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辽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宝东对“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从援疆专家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丰富内涵到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的汇报。援疆医疗队领队、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党委书记郭传骥对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工作做了总结汇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两批医疗专家以“一带多”的形式,共帮带地区人民医院青年骨干86人次。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从创建三甲医院到挂牌“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在“组团式”援疆的支持下,医院发生了长足的变化。医院开放床位数由2015年的361张增长到510张,增长41%;年门急诊人次从15.9万增长到18万,增长13.2%;出院患者量从1.07万增加到1.33万,增长24.3%;年手术量从3394例增加到4767例,增长40.5%;两年间,医院的新门诊病房楼一期投入使用,新引进的双源CT与磁共振设备投入使用,医院的技术服务水平和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考核组成员一行分两组深入到医院职能部门和各受援科室,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现场考核评价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年度考核评价细则(试行)》的组织和落实情况。并参观了医院精神卫生科等科室,实地查看了援建成果。援疆专家们与考核组成员分享了他们援疆期间的工作感受及建议,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待,今后将以更细致认真的态度做好医疗援疆工作。
自治区医管中心主任杨波在充分肯定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援疆工作成绩的同时,表示将把各位领导、援疆专家、承接团队学员代表们反映和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总结,并在今后的援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全面推进“组团式”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组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
受援医院开展系列招聘活动
为加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人才引进,加强受援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经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同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组织6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开展系列招聘活动。
5月8 -9日,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6家“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有关人员组成招聘组,分别赴石河子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开展疆内医学院校专场招聘。5月14 -22日,招聘组又分别赴山东泰山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陕西省西安医学院开展疆外医学院校专场招聘。各医学院校向招聘组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专业建设、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并为各招聘医院安排了展位,招聘工作人员上主席台做推介发言。同时为加大宣传推广,在本科、研究生学生微信群里发布推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招聘信息,提高招聘目标人群的知晓率。
招聘组拟定于6月13 -14日在疆内开展规培基地专场招聘。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援疆办)
【医院动态】
辽宁“组团式”援疆第三批医疗专家抵达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2018年5月11日,第三批辽宁“组团式”医疗专家团队20人抵达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在地区医院召开见面会后,第二批专家和第三批专家到科室进行对接工作,并对医院整体情况进行参观和了解,以尽快融入工作,为地区各族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
辽宁“组团式”援疆,从2016年4月开始,由中国医科大学对口援助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以“以校包院、以院包科”新模式,挂牌“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每年派出20名医疗专家,每年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定向培养20名本科医学生,并根据需要适时派出短期柔性帮扶专家,帮助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举办学术讲座,规划国际医疗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帮扶。辽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效果明显,塔城地区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增加了9.2%,出院人数增加了20%,床位开放数从425张增加到510张,转诊患者人次下降68%,疑难危重患者上升31%。
第三批帮扶专家,是中国医科大学根据塔城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经反复调研讨论决定的,帮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将为塔城医院的学科发展、人员带教、患者救治等方面带来新的变化。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安永登)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医护人员赴浙进修行前动员会
近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召开骨干医护人员赴浙进修行前动员会,院长涂建锋和赴浙进修的30名骨干医护人员参加动员会。
动员会上,涂建锋院长对学员们提出了“宽视野,学技术,交朋友,建桥梁”的12字要求,并强调,医院选派科室技术骨干赴浙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大家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希望各位学员们不仅要做到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更要精准定位,主动学习,带着目标去,做到一人进修,全科、全院受益。在学习期间,大家要珍惜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握机会,加强与进修医院同仁们的交流。同时,大家也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树立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队伍的良好形象,带着使命、不负重托、知行合一,希望大家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自2016年首批浙江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来院以来,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医疗队积极开展医疗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动该院人才梯队建设和良性发展。本批次该院30名骨干医护人员分别赴浙江省5家对口支援医院进修学习。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张唯唯 于晓)
天津援疆助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018年3月,天津市医疗组团式援疆第二批柔性援疆队员到达和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两位柔性帮扶专家朱燕飞、沈雪云一到和田后立即投入工作,在重症患者气道管理、血液净化方面对和田地区人民医院SICU、呼吸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多次讲座及手把手带教,提高了ICU的气道护理水平,使部分护士初步掌握了CRRT的实际操作技术。
专家朱燕飞还带来了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捐赠的SICU急需的文丘里阀,因陋就简,解决了由于高流量吸氧管路缺乏,不能实施高流量湿化氧疗的难题,协助SICU和呼吸科开展了高流量湿化氧疗,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解决了和田地区危重病人气道湿化的难题。
教学期间,两位老师和蔼可亲,SICU护士勤奋好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期十五天的帮扶结束后,SICU的医护人员依依不舍,向两位老师告别,两位老师也表示能为和田地区重症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丝光和热感到非常荣幸,也把SICU医护人员的热情带回天津,为两地重症医学的交流添砖加瓦。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窦琳)
【学员风采】
援疆造血新星起 德艺传承惠南疆
近日,第一台由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年轻医生独立操作的精准规范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快速康复效果,标志着喀什二院骨科大手术快速康复病房正式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本土化进程。
这位塔吉克族患者59岁,髋关节活动受限,多年无法行走,唯有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二院骨科徐斐医生带领关节外科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详尽的术前准备,精确测量患肢各项数据并完成3D模拟手术,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预案,确保不出现任何无谓的重复操作和额外损伤;手术由徐斐担任主刀,上海援疆专家彭晓春主任担任助手,手术过程一气呵成,人工关节位置精准,术中出血不足200ml,无输血。术后,徐斐亲自指导患者进行快速康复规范流程的各项康复锻炼,术后18小时完成直腿抬高,48小时不扶拐独立行走,超快速康复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患者体会到久违多年正常行走的感觉,其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短短48小时,完成了她多年的夙愿。同样欣喜若狂的是徐斐的带教师父彭晓春主任,从零基础到独立完成骨科最复杂手术之一的人工关节置换仅用1年时间,徐斐的飞速进步可谓横空出世。
冰冻三尺决非一日之寒,加倍刻苦方得一日千里。徐斐严格落实彭主任在抵达喀什后为他量身定制的全方位“快速造血”培养计划:夯实理论基础、科教临床并进、模型模拟实战、术中实战操作、微创技术储备……
锲而不舍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个性化“快速造血”培养计划使徐斐在医教研全方位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近日,徐斐已开设关节外科和老年髋部骨折特色专家门诊,为广大关节病患者解除病痛。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医者仁心】
最美援疆情 津和一家亲
2018年3月26日,一位维吾尔族母亲带着一位七岁的孩子来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孩子戴了一副黑框放大镜似的眼镜,双眼不能视物三年了,已经不能自主行走。听说该院有来自天津的眼科专家,才匆匆赶来。医院眼科以“双眼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为诊断,为孩子办理的入院手续。
援疆专家韩金栋主任得知孩子小小年纪便不能视物三年,不能独立的玩耍,心痛不已,决定亲自为他手术。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常规检查,在眼科副主任冯强及肉孜买买提医生的配合下,韩金栋主任顺利地完成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后囊膜撕除术,成功为患儿摘镜。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眼科,自去年12月25日成立至今,共为和田400多名患者治疗各类眼部疾病。在天津援疆专家李岩主任、韩金栋主任以及眼科副主任冯强的带领下,新开展了眼底激光130例,眼底造影150例以及眼底AB超1200余例等。
眼科团队相互配合,致力协作,已将“荧光血管造影”和“眼底激光光凝术”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精准地对包括:“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各类黄斑水肿”等一系列眼底疾病进行系统、规范的诊疗,起到阻止病变发展,稳定和提高视力的作用,在临床推广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诊疗效果。
两位援疆专家也经常说:我们的眼科团队就要像石榴籽般团结的队伍,各民族要亲如一家人,将一腔仁爱奉献给美丽的和田,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和田眼科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褚洁、王梦霞)
【援疆故事】
我眼中的你
——记援疆专家常仁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专家常仁安主任援疆已有一年,大家不仅敬佩他平易近人、温和、善解人意的人品,更敬佩他时刻为患者着想的敬业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2017年2月,常主任被医院任命为克州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参与普外科的日常医疗与科室管理工作。作为全国首批三甲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学美英德国,常主任有着一身的过硬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技术传给当地外科医生,培养一支属于克州人民自己的外科工匠”,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援疆工作中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先进、科学的诊疗理念传授给克州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主任每日进行普外科病区查房,每周一次教学查房,不定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经常与同事们交流,带领大伙共同处理病人,讲解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随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观念及方法。将医学人文关怀、微创理念、快速康复理念以及多学科会诊、损伤控制方法等,通过言传身教传输给大家。
援疆时间有限,他深知对于科室发展,团队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必须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力求梯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是能够把江苏最前沿的普外科新技术传下来的前提。
他根据普外科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了规范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相结合的工作理念。一方面通过学术讲座、带教查房、操作示范等措施规范目前已经开展的临床基本诊疗项目,严格要求年轻医师的工作方法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带领科室技术骨干开展新项目,提升学科水平,逐步形成肝胆疾病诊治和胃肠疾病诊治专业组。在管理上他善于从细节入手比如规范了病历书写,把内地医院好的一些规范理念传播出去,让规则内化为程序。定期审查并点评病历、组织分析讨论病例,使科室的诊疗操作更加规范。
放手当地医生操作,充当坚强后盾。肝破裂、脾破裂及巨大肿瘤破裂大出血抢救手术、肠梗阻坏死穿孔、胃穿孔、结肠损伤破裂救台,他总在第一时间赶到,妥善处置,稳定大局,发挥援疆专家后援团作用。把前沿的治疗技术应用到医疗工作中,开展传帮带工作,提高受援地医疗人员的医疗水平,把医疗技术留下来,为当地各族群众造福。
2017年8月,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为了整合全州专科医疗资源,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协助肖滨增副院长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南疆腹壁疝及腹部疾病微创论坛》,此次论坛为全州普外领域专科医生搭建了一个诊疗技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来自喀什地区、克州三县一市、江苏省、乌鲁木齐等地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共有300余人参会。此次学习班,邀请到江苏援疆专家、疆内专家及本院的专家10余位教授前来讲学和技术指导,使这次会议成为在南疆地州级单位中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普外学术盛会,有力促进学科发展。
援疆期间,常仁安主任多次利用周末时间,随同医疗队奔赴乡镇卫生院,开展会诊、义诊、巡回医疗、讲课和技术指导,到社区乡镇进行普外科常见病讲座,足迹踏遍全州3县1市,多次赴全州最为偏僻和贫穷的山区村庄开展送医送药活动。
(克州人民医院马玉莲 王婷)
推进科室建设 呵护女性健康
——记克州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张蕾
2018年4月对克州人民医院妇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因为在这期间迎来了妇科援疆专家——张蕾主任医师。
南疆地区是宫颈恶性肿瘤及盆底疾病的高发区,疾病的手术又属于高难度技术项目,需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医师长时间进修才可能开展,由于克州人民医院妇科人员缺少,无法长时间外出进修,成为该院妇科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力。南京妇幼保健院妇科张蕾主任的到来为妇科带来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张蕾主任来到妇科不到半个月时间内,就接收两名疑难病人,经确诊后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既往这类病人因技术原因都是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张主任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决定在本院完成手术治疗。这意味着张主任将要带领一个全新的、几乎无相关手术经验、没有经过长时间磨合的团队来完成高难度手术,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团队在张蕾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该院妇科的第一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紧接着又开展了第一例开放下宫颈癌根治术。现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张蕾主任根据医院现状在开展院长业务查房会议中,为该院妇科做出了未来2年的发展规划。她还将带领妇科团队开展盆底重建、尿失禁症相关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阴道瘢痕妊娠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将填补克州人民医院妇科技术空白,努力解决克州地区的妇科疑难杂症,造福一方人民。
(克州人民医院 热孜亚 南向萍)
【兵团援疆】
兵团一师医院“组团式”援疆专家赴喀什参观交流援疆工作
近日,兵团一师医院15位“组团式”援疆专家在陈军院长的带领下,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参观交流“组团式”援疆工作。
在两家医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医院领导和援疆专家们分别就“传帮带”和“以院包科”援疆模式,以及管理、科研、教学、规范化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并对创新援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交流,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学习与沟通,努力把援疆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共同开创新时代“组团式”援疆工作新局面。
座谈会后,兵团一师医院“组团式”援疆专家一行先后在两家医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急诊医学科、口腔科、喀什-广东科技创新中心及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以及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肾病科(血透中心)、南疆(喀什)新型医疗联合体互联网远程医学中心等特色科室,了解了喀什地区两家医院概况和援疆工作情况,双方就提升医疗、强化教学、发展科研、优化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相互交流了工作经验。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加强交流合作,积极促进兵地融合,加强民族团结,不断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为“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健康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 迟鲁艳 )
【简讯】
◆4月23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由邹小广书记、张琪院长带队一行五人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约加盟了珠江血液内科医疗联盟、珠江神经外科医疗联盟。两院代表共同签署了珠江专科医疗联盟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5月4日,天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第四批柔性援疆队员抵达和田。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付文杰(病理技师)、潘毅(病理诊断)以及天津市眼科医院的杨士强(斜视弱视矫正)三位专家将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7到45天的柔性援疆工作。
◆5月8日,12名平均年龄67岁的江苏医疗专家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开展“银发人才”医疗援疆活动。此次“银发人才”医疗援疆团队集聚了中医内科、皮肤科、呼吸科、肾内科等多个科别的高级专家,在为期7天的时间里,医疗专家们通过医院坐诊、会诊等形式,为百姓提供诊疗服务;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为当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通过技术指导、学术交流等形式,帮助当地医院开展重点学科建设。
◆4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向明带领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专家一行6人,来到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第一师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援疆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教学组长和秘书等80人参加了住培基地工作汇报会。
◆5月4日至6日,在江苏援疆干部、克州卫计委副主任华海庆的带领下,克州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陈彦携医院内科、外科等9个科室的专家到阿克陶县塔尔乡开展为期三天的“江苏医疗大巴扎”义诊活动和先心病筛查“春蕾行动”,义诊群众600余人次,捐赠药品6000余元,检查孕妇20余名,并为200余名儿童进行了先心病筛查。
◆4月26日,由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选派的第三批柔性援疆医疗专家,天津市医院协会会长吕文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弋、天津市天津医院检验科方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学处王崇金4位同志已抵达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本批援疆专家将在该院开展为期2周至1月的柔性帮扶工作。